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,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赵括

2023-04-06 11:13:02

点个赞摘要:网站小编coco据网络最新关于“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,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赵括”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!

中国文化,渊源流长,这些历史文化体现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,就比如我们日常交谈中总是用到的四字成语。这些成语并不是无中生有,而是根据一些历史故事来的。就比如纸上谈兵、手不释卷、程门立雪等等,你知道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吗?其实这是一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情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
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赵括,这个成语出自于《史记·廉颇宙闲蔺相如列传》。

赵括是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,可能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,从小就熟读兵书,理论知识非常强,却没有一次作战经验,而且他的口才也很好,因此在和别人辩论兵法的时候,别人都说不过他,就连他的父亲也是一样。

这导致他越和别人辩论他就越自信,觉得天下没人能打得过他,最后他连他的父亲都不放在眼里。

公元262年,秦进攻赵国,赵国派老将廉颇应战。廉颇虽然年事已高,但经验丰富,他知道秦国不远万里攻打赵国,粮草的供应是个大问题,如果一直拖延下去,赵兵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让秦撤兵。

于是廉颇就让士兵们修筑堡垒,深挖沟壕,和远道而来的秦兵对峙,不论秦兵怎样叫嚣,廉颇就是不应战。

秦国的大将一看这个样子,就像秦昭襄王反应“如果在这么拖下去,粮草肯定会出问题”;当时秦昭襄王的宰相是范雎,范雎向秦王建议“必须让赵国把廉颇收回去,我们才可能打赢。”之后范雎就向秦王敬献了一个离间计,让人在赵国散播“秦是因为害怕赵括才不敢硬攻的。”

这一离间计果然奏效,急于求胜的赵王听后就让赵括出战,召回了廉颇,虽然中间蔺相如多次相劝,但赵王并没有听。

赵括一到作战地,就把廉颇的作战方法推翻,并且和士兵们说,只要秦兵来,我们就应战。

最后,赵括带兵的结果就是,赵兵被秦军诱惑进早就设计好的圈套,赵军断了整整46天的粮草,最后起了内乱,赵括想带兵杀出去,却被乱箭射死,数十万赵国士兵投降,后来被秦军坑杀。

因此,我们现在人常用纸上谈兵来形容一个人空谈理论,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手不释卷的故事主人公是谁

手不释卷的故事主人公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将吕蒙,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。

三国时期,吕蒙是吴国的一位大将,武功过人,骁勇善战,但却没有一点知识和文化,不能将作战经验总结出来。于是孙权便一直劝……【查看详情】

免责声明:本网页内容搜集于网络,旨在传播百科知识,若出现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处理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